天地神灵之类的虚幻,人只能靠自己的努力才能繁荣繁盛。
陆陆续续地往后听,高汉是越听越明白了,一般对巫术一知半角的巫者或许还沉迷于鬼怪神灵之中自欺欺人,可象神女这样修炼有成的巫者根本就不信这些,他们只信自己,或者说只信以人力胜天。
“学问越大怀疑越多。何止蚩尤不敬天、黄帝不崇巫只尚玄,弄了半天这些大佬们早就通晓了一些客观真理,只不过因其时的认知水平所限,自己也说不太清楚,他们只能假托外物来教喻属民。
他们发明的一些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和方法,也这样掺杂在大量的传说中流传了下来,并且对后世的文化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在互相交融中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东方文化。”
高汉的眼中逐渐清明,越想越觉得就是这么回事儿。
“东方之人擅长综合地理解事物,比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之类的,象我这样的修者所持的功法,大概也是先贤们在与自然的抗争中逐步发现和总结出来的吧?”
高汉的想法很快就得到了证实。
神女击鼓而语不是要请神,而是借此时机催动功法。随着祝词的继续,神女身周渐起薄雾,她的身形在其中若隐若现,很有种仙灵意境。
那雾不是水汽,而是从周边的众巫处传来的元气。那些巫者的舞蹈和怪叫不是高汉认为的热闹,而是他们各自修习的巫法。这些巫法高汉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也不知是传承还是自创。
整个祭祀此时才算步入正题。神女借众巫之力,以身为介,催动阵势带动自然元气沟通天地,体会这方水土的细微变化,然后告之众巫,大家再商讨应对的措施,这就是所谓神启的真谛。
高汉之所以能有这样的认识,是因为他也加入了沟通天地的行列。除了是占据阳眼位置不由自主而为之,还是因为神女暗中的求助。
本来众巫之力与神女相合就可以了,用不着高汉参与,高汉只是备胎,可神女没料到此时的元气竟稀薄到了不足以完成仪式的程度。神女也是新晋,头一回主持这样大型的仪式,没什么经验,情急之下不得不拉高汉入伙儿。
然而,高汉的加入不但没对仪式有所帮助,反而险些彻底毁掉了整个进程。
问题出在他那个破损的丹田上。
从鲜于仲通处得来的甘露高汉只用了半瓶,便把丹田处的雷火之力消除了。可是丹田还是破的,需要慢慢修补。
外界的元气量太少,高汉本打算有机会再找一处元气浓郁的地方进行。谁知道今天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