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边邦异部意识到大唐的虚弱,从此蠢蠢欲动。想及政昏令浑、让人揪心的历史就要从现在开始了,这让高汉心里愈发激越难平。
身为唐皇近臣,皇甫惟明比章仇兼琼更明了当前的局势,墨志子的话让他即无奈又愤怒,左右衡量一番之后长身而语。
“联盟之请我即刻着人六百里加急回报,但某在此有一言奉劝诸位:落井下石非安邦之策,真心归附才是恤民之本。此为朋友私交之敬告,非是我大唐官方警示,还望诸位多多思量。”
皇甫惟明说完冲众人一抱拳转身便走,章仇兼琼也默默地站了起来拱拱手,随即追寻而去。
山再空也是山,大唐现在对其他边邦尚有巨大的威慑力,两位唐使愤然离席,让联盟众人不免心有慽慽。
宾就惴惴不安地问墨志子:“墨老,咱们是不是过了?皇甫此人可不比章仇,听说文治武功样样精通,而且圣眷甚隆,我怕将来……”
墨志子抚须一笑:“不逼他看不出大唐对咱们的真实意愿,也显不出来联盟的重要性,兹事体大,咱们不能不让大唐明确表态。等诏令一到,便知大唐对联盟是虚与委蛇还是真心收纳了,到时如何取舍再行商议吧。”
会散人走,跟着墨志子回到住所,高汉一屁股坐下直盯盯地瞅墨志不出声。
墨志子好笑道:“想听我解释?”
“嗯呐,我不相信你这么做只是为了验明大唐的态度。”高汉沉声闷语。
墨志子面色一整,“天要变,世要乱。”
“我知道,你早说过了。”
“你知道什么?”墨志子瞪了他一眼,“本来不想跟你说的,但你非要现在明白我就告诉你。此乱非是眼下这场战争,而是隐忧,关乎汉地今后的安危。综合各种迹象,我进行了推算,以现有之局,汉地十数载之后必有一场山河倒转、百姓涂炭的大乱,祸起应在北方。”
墨志子的话让高汉大骇,不知道此老是如何作出这个准确的推断的,他说的大乱想必就是“安史之乱”!
“大唐根祸早种,此乱必起,非一般人力可阻。所以我想利用大唐国力尚可之际,借助大唐之力让联盟尽快壮大起来,以作奇兵。到时以勤王之兵入汉,两地即可融合无隙、不分彼此了。当然,我会一直在这里,尽力先辅佐联盟和飞凤使其不为私得所蒙蔽,脱离汉统,也不让它们被吐蕃所用。”
高汉愣了,实在没想到最终墨志子打的是这个主意,要知道自己可是站在历册之上回头襄助、改变历史的啊!尽管墨志子的推算范围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