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高兴?我就搞不清楚了,难道另辟蹊径,别成一家真有那么好?”
高汉面色一整:“提到这事儿我还真得跟你说道说道。世间元气量越来越少了,我师傅都活了那么大岁数了还是没踏出最后一步,我想你师傅也差不多。这说明世界变了,他们或者说前人走过的路已经行不通了,需要改变,而我觉得这意之境大有可为,不能不重视。你都已经尝到甜头了,怎么还在这上面纠结?”
汪子华巴搭巴搭嘴,“关键这玩意以前没人正经修过,我糊涂啊,难道咱们非得在这上面一条道走到黑?”
“不是没人正经修过,而是从来没人正经总结过。你和何应虚他们都是见过摩诃衍那在那次法会上的出手,威力如何?”
“还用说?那是攻防皆宜的好手段。”尽管对佛门没啥好印象,但汪子华对摩诃衍那的本事倒是很敬佩。
“那淡金色手印应该就是佛意的体现,只不过佛门叫大手印,把它具像化了,成了一种单独的修炼方法,而没纳入到了意的大系统里进行研究。所以我不管你怎么想,反正我是要一直坚持下去的。”
高汉说完便不理他了,只跟牛肉较劲。有个顾虑高汉没想现在跟汪子华说,因为那关系到无名老人。
如果按照传统修炼,想达到与他那样的人抗衡的境界,不知得多久,高汉等不得。既然汪子华说煞气和意都能克制修者,那还有什么不坚持的呢?人活多久都是活,但在这一生当中要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那活着有什么劲?
“算了,咱们各自摸索着走吧。”汪子华放过了这一话题,“第三个问题,这也是我老早就想问你的了。开始我对你写的《军典》不重视,后来闲的无聊翻着看了看,却让我大吃一惊,能跟我说说你想造谁的反吗?”
高汉这个气呀,把手上的肉往锅里一扔,“什么好话到你嘴里都得变味儿。我活的好好的造什么反?孩子这么多,我不得考虑自强之道,不得为他们将来想想啊?尤其乱世当中,那可是安身立命的本钱!”
“看看,看看,让我说中急了吧?你老说乱世,大唐国运正隆,除了唐蕃之争外那有什么乱世?除非你造反。”
高汉没法跟他说如果这个世界也按原世的轨迹发展的话,那安史之乱就在不远了。只得列举大唐周边的回纥、契丹、渤海、高丽、大食、吐蕃、突厥等敌手来说事儿。
“最主要的是我要防暗门。”高汉最后说道。
“你跟暗门到底有什么过节,他们怎么老找你麻烦。”汪子华的问话与石雅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