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雪域十三星(2 / 4)

燎唐 那一片白桦 3132 字 2021-06-05

不但形成了独特的东方文明,还产生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萌芽,并催生了另类、神异的修行文化,进而诞生了许多神仙一般的大能人物,比如盘古、伏羲、玄女、王母、黄帝、蚩尤……

直到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时期,东方大地各种思想体系才日臻成熟,同时以人与自然关系为基础的修行文明也达到了一个巅峰,各种类功法开始明确地体现在各家的理论上。

由阴阳家精研无数代之后提出了阴阳五行说,深刻影响了道、儒、墨等各家修炼体系的产生。

传播最广的莫过于务实的墨家,他们的理论和体技对“游侠”这一阶层的产生具有极大的影响,各类体技和科技也由他们传播给了普通百姓。

道家重个人的“道、德”,好“无为”,理念和功法玄奥艰涩,当时只在小范围传播。

儒家是“天人合一”理论的最早倡导者,最初的儒者产生于士人阶层,都是文武兼修的,有一整套修身养性的理论和功,到孔子时有所大成。尽管孔子因“有教无类”而成万世之师,但当时没有当政者支持他,使得他对理论和功法的推广效果不佳,真正的儒家修身功法也只在少部分儒者小圈子内流传。

说到这点就不能不提一个绝对著名的人物——秦始皇。

秦始皇是自黄帝后开创又一个大融合时代的伟人,但客观上他也是各文化流派的终结者。其实始皇的本意是因求仙不得而禁方士,只是具体承办人是李斯这个法家的二五仔,事情才变了味。

李斯为了独享受荣华,不但设计杀了比他学问好的同窗韩非子,还盗用了韩非子“儒以文乱法,侠以武乱禁”的理念。

卫鞅公,也就商鞅就是法家代表之一,在他的变法下秦国才成为强国。正因为尝到了变法的甜头,所以在他之后,历代秦王皆重法。

秦始皇就对法学大家韩非子的理论非常欣赏,因为这套理论有利于秦的统治需要。于是在他的默许下,在李斯的操办下,除了法家和与民生有直接关系的主要典籍外,其他流派的学说绝大部分成了灰烬。

“焚书坑儒”之后,各学派和教门对自己的绝学开始秘而不宣,生怕当权者生忌再招祸端,加上大汉又搞了一把“独尊儒术”,“百家争鸣”因此成了绝唱,这也造成了大量功法的消失、断承。

所谓东方文明没有断代、是连续传承的,主要是指儒、法、史等有利于统治阶级的文化延续,其他的流派则没这么好运。

文化被摧残,元气也越来越少,所以到现在真正的修炼法门也少之又少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