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阴沉木的箱子(4 / 5)

一头绑在工程车辆上,抓着绳子慢慢滑了下去,足足向下滑了约五六米才踩到实地上。

也许是这个洞在地下太久了,地下潮乎乎的,跺跺脚都能踩出水来,抬头用手电向前面、上面照了照,只见这个大洞整体呈现出了半圆形,用眼睛大量了一下,这个洞高约十米。

用强光手电筒照了照洞壁,这里面明显有着人公开凿、挖掘的痕迹。

此时洞口处的人都顺着绳子滑了下来,洞里更加亮了。

在洞的中间位置有个高台子,高近两米,长宽都超过了十米,走进了看了看,又用手摸了摸,赫然发现这个四方形的台子竟然是石头砌成的,明显就是人为砌成的。

王超让大家别着急登台子,而是在洞里面慢慢搜索,看是否有文字记载之类的东西,自己则围着台子转了一圈。

台子的左侧有修的台阶,也是用石头砌成的,共有五级,上一级台阶就用手里的铁锹轻轻拍拍,担心台阶上有机关之类的东西。

索性这就是个纯粹的石头台阶,很顺畅的就登上了石头台子。

由于台子太高,刚在台子下面没看清楚,等登上石台才发现,这里整整齐齐的摆放着几十个木头箱子,用铁锹轻轻碰了下箱子,发出了沉闷的声音,证明里面是装有的东西。

王超挥手让大家都上来,拧亮灯光仔细数了数。

台子上一共有五十五个箱子,箱体都一般大小,高五十厘米,宽约四十厘米,高有三十厘米,每把箱子上都挂着把古香古色的铜锁。

蹲下身子,用手摸了摸箱子,箱子又沉又湿,仿佛在水里泡着的一样,用指甲划了一下,箱子丝毫痕迹都没有,

“这箱子,不会都是…”王超想到了一种可能,心,激烈的跳动起来。

阴沉木,四川人称之为乌木,它是是楠木、红椿、麻柳等树木两千年至万年前,由地震、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将其全部埋入古河床等低洼处。一些埋入淤泥中的部分树木,在缺氧、高压状态下,细菌等微生物的作用下,经过数千年甚至上万年的炭化过程而形成,故又称“炭化木”。

因树种的不同,市场价值又有不同,以楠木属的金丝楠木形成的阴沉木最为昂贵,可达30至50万元一立方,而年代越久,保存越完好,价格也越高,因此自古就有“纵有黄金满箱,不如乌木一方”的说法。阴沉木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瑰宝,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材质较好之古沉木颇难寻觅。

网上曾经有个新闻,江西有人挖掘河沙时发现了一根长约20多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