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王超登场(3 / 5)

里的这幅并非真迹啊,也是,这么一幅世界名画,尤其是来路值得商榷的画,应该不会随随便便带在身上,何况是委托的呢。

下台后紧接着上来一位华人面孔的,谁知上来一鞠躬才明白,原来是个倭国人,操着一口流利的国语说道:

“各位晚上好,我是来自倭国的藤木一郎,是九州岛藤木家族的人,我这里有一套我们倭国天皇丰臣秀吉曾经御用过的茶具,乃是我们倭国著名的制瓷大师有田佐佐木先生的贡奉,各位请看,这条茶具釉色清淡。造型优美,乃是不可多得的佳品,希望大家能喜欢,底价是…”他略一思量,“200万美元”

原本倭国是没有制瓷的,多是从中国进口,其次是从当时的高丽,也就是现在的朝鲜半岛进口,之后倭国逐渐模仿仿造,到了丰臣秀吉当政的幕府时代。也就是我国明朝末期,满族的崛起,国内兴起了连绵的战争,当时作为陶瓷之乡的景德镇实际上被迫熄火停炉,差不多整整十年没有烧瓷。

就在这个当口,倭国人烧瓷行业趁机崛起,不仅满足其国内的需要,而且还出口到荷兰等欧洲国家,成为陶瓷的后起之秀。

在当时倭国有三家制瓷家族。最大的就数有田佐佐木为代表的有田家族,主要烧制皇室、将军幕府用瓷;其次是以伊万里为代表的伊万家族,他们主要生产供各大寺庙、大中型家族使用的瓷器;位列第三的则是以柿右卫门为代表的柿右家族,主要生产各种平民用瓷。

当时这三家的供应量占据了倭国瓷器生产的百分之七十以上。烧制历史也算颇久了,不过与我国的景德镇、龙泉镇等上千年的烧瓷历史相比,依然难以相提并论,但在世界制瓷史上也占有一定之位。

如果是丰臣秀吉用过的茶具。也算是件古玩了,相当于我国明末皇帝用过的,理论上应该价值不菲。但这里面有个问题。

倭国与我国历来就不对付,尤其是在古玩界,倭国很多的东西都是当年那个战火年代强抢过去的,所以行业有个不成文的浅规矩:一旦他们倭国人拍卖的东西,国人决不染指,目的压低他们的价格,让他们不能借此炒作中国的古玩,今天依然如此。

这位藤木一郎上台后很自豪、很健谈的介绍完,下面竟然……冷场了……

没错,的确就是冷场了,那位说,除了中国人外,难道西方人不参与竞拍吗,这就有所不知了。

西方人对瓷器的确是感兴趣,当年那件创出纪录的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就是被美国一位收藏家买下的,但他们对倭国的瓷器并不太感兴趣,倭国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