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道官(4 / 5)

天剑 楚凤华 4225 字 2021-06-05

是有些太无视自己了,于是便上前了两步说道:“这位道友,你难道不觉得……依这位萨道友的修为,恐怕连入宫后的第一次私试都过不去么?既然横竖过不去,何必平添难堪?”

“那又如何?”张如晦反问道,“私试也分文武,最终权衡平均才得成绩。萨道友仅有九品的修为。要是学官因为他没能做到六品修为才能做到的事,那是学官本人的责任,可以联合五名以上的道友作为见证,向宫主提出申诉,并进行审查。”

“可是以他现在的基础,还有年龄,能在规定的年限内成为鬼仙么?”

“就算不成鬼仙,无法通过最后的考核被受职,也一样可以成为很好的道官的。道国之内又不是所有的道官都是鬼仙以上修为,不知多少地方的奸令修为都没有到鬼仙。”张如晦指了指天道宫上面的匾额,“这里是天道宫,培养的是道官而不是仙家。如果只是为了追求修为,仅在门派内听从师长教诲就够了,何必来这里?”

无论是镇守州府的奸令,还是随行军中的祭酒,宣讲道义的职责和行法无论何时都一样重要,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要知道,在一些偏远的地区,道官往往修为较低,甚至有可能本身只是下三品的境界。这样的修为若是遇上些小病小灾或许还能应付,在真正的天灾面前却是根本无能为力,只能去附近的州府求援。

在这样的逆境下,道官们本身对于道民宣讲的那些“定财货,均贫富,则天下太平”的教义和各种顺应五行之理来克服灾祸的知识是要比什么道术都重要的东西。正如同当初汉末之时,大贤良师张角率太平教众传道天下。那个时候不要说是太平道的道人修为如何,张角本人也不过只是人仙一流。可在那样的情况下,这些太平道的道士们就持着九节杖,行走在八方的土地之上,只十余年间教众便发展至数十万,遍布八州,最终席卷天下。

因此,一名在传道政务上合格的道官,重要性比起一名鬼仙修为的道士来说也不遑多让,甚至比一名鬼仙还要重要。反正鬼仙死了可以再入轮回,神识内守,一志不散,二十年后就又是一条好汉;而政务合格的道官却未必能修炼至鬼仙,下辈子可就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了。

而天道宫正是为了培养最合格的道官才建立的。

张如晦的这一番话直指中心,竟然说的对方哑口无言。其实道官与寻常道士之别对这些前来的生员来说自然是了然于心,可是教务水平如何毕竟不能像修为一样大体上看出来,自然也没办法以此来找茬。谁料张如晦就抓住这点大发文章,堵得这名二十多岁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